我们已经训练过几个神经网络了,识别手写数字,房价预测或者是区分猫和狗,那随之而来就有一个问题,这些训练出的网络怎么用,每个问题我都需要重新去训练网络吗?因为程序员都不太喜欢做重复的事情,因此答案肯定是已经有轮子了。
我们先来介绍一个数据集,ImageNet。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大名鼎鼎的华裔 AI 科学家李飞飞。
2005 年左右,李飞飞结束了他的博士生涯,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不就她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,在此之前,人们都尽可能优化算法,认为无论数据如何,只要算法够好,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,李飞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局限性,恰巧她还是一个行动派,她要做出一个无比庞大的数据集,尽可能描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数据集,下载图片,给没一张图片做标注,简单而无聊,当然后来这项工作放到了亚马逊的众包平台上,全世界无数的人参与了这个伟大的项目,到此刻为止,已经有 14,197,122 张图片(一千四百万张),21841 个分类。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,人们也发现了这个数据集带来的成功远比预想的要多,甚至现在被认为最有前景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提出也与 ImageNet 不无关系。我忘记了谁这么说过:“就单单这一个数据集,就可以让李飞飞数据科学这个领域拥有一席之地”。暂且不说这么说是否准确,但这个数据集仍然在创造新的突破。(我曾经在台下听过李飞飞一次演讲,现在想想还觉得甚是激动,她真的充满热情)。
基于这个数据集,我们是不是可以训练出一些网络,一般情况下,大家就不用耗时再去训练网络了呢?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在 Keras 就有个一些这样的模型,还是内置的,Keras 就是这么懂你,那就不用客气了,我们拿来用就好了,谢谢啦!
特征提取
我们之前用到的卷积神经网络都是分成了两部分,第一部分是由池化层和卷积层组成的卷积积,第二部分是由分类器,特征提取的含义就是第一部分不变,改变第二部分。
为什么可以这么做?我们之前解释过神经网络的运行原理,跟人脑的认识过程非常类似,还记得吗?我们还是看一看原来的图吧。
我们可以看出来,网络识别图像是有层次结构的,比如一开始的网络层是用来识别图像或者拼装线条的,这是通用且类似的,因此我们可以复用。而后面的分类器往往是根据具体的问题所决定的,比如识别猫或狗的眼睛就与识别桌子腿是不一样的,因此有越靠前越具有通用性的特点。Keras 中很多的内置模型都可以直接下载,如果你没有下载在使用的时候会自动下载:
1 | https://github.com/fchollet/deep-learning-models/releases |
我们举一个例子,用 VGG16 去识别猫或狗,这次的解释都比较简单且都是以前说明过的,因此放在代码注释中:
1 | #!/usr/bin/env python3 |
有点巧合的是这里居然看不到太多的过拟合的痕迹,其实也是有可能会有过拟合的隐患的,那样就需要进行数据增强,与以前是一样的,只不过这里的区别就是用到了内置模型,模型的参数需要冻结,我们是不希望对已经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更改的,具体关键代码写法如下:
1 | conv_base.trainable = False |
以上就是模型复用的一种方法,我们对模型都是原封不动的拿来用,我们下一篇文章将介绍另外一种方法,对模型进行微调。
首发自公众号:RAIS
